规模化也不是破解猪周期的正确答案
当下市场上流传着一个较高的声音,说是“养猪规模化能够避免猪周期”,据说这个说法是基于有可靠的规模化猪场信息来源,以及规模化猪场生产成绩稳定的基础上得来的。但在小通看来,仅仅规模化是不足以达到避免猪周期的目的,相对的,实现集约化,绝对多的资源掌握在少数企业的手中才有实现猪价可控的可能。 不可否定的是,当猪场实现规模化后,由于其管理优势和人脉关系,获得较多的数据要比小养殖场来的简单方便可靠的多,并且对市场的形势也能有更清晰的认识。但就目前来看,规模化带来的信息优势并没有帮助它们逃过猪周期的魔咒,规模化猪场优势主要体现在获取政府补贴和管理较为规范,硬件设施较为先进上,但是其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一般养殖场相比并没有很大的差距。在国内市场,由于散养占据比例较大,单家独户养猪的现象比较普遍,要统计散落在各地无数小养殖场的养猪数量是不太可能的。由于各方数据缺乏真实性,养殖户往往无法判断市场的真正走势是怎样的。一个短暂的回落就减少养殖量,又或是消费旺季的时候,就跑去增加出栏量,这都是没有定数的。 生产规模艺要更加的庞大,获取更多的利润,这都是资本逐利的本质决定的。谁都不会在猪价跌破成本线的一刻,立刻淘汰母猪,牺牲自己的利益为行业做贡献。最终,当深度亏损来临,小规模猪场最终熬不过寒冬的时候,具有经济实力的猪场就来抢占小猪场退出来的市场空间,让本来够大的规模再一次膨胀。猪周期来得越多,规模化就越大,少数企业手中的资本就越来越集中。当少数企业的生产量占据了全部市场的绝对优势后,少数几家企业再一起商量一下,就可以轻易改变整个价格市场的走势了,最终实现所得利润也完全归少数人所有。因此,我们可以判断出来规模化并不能避免猪周期,而且规模化也并不是大资本的最终目的,规模化只是进程中的一个转型形式。 当然,小规模养殖也不是没有办法避免被吞并的办法的。那就是实现养殖信息的共享,共同协商增减养殖量,有钱大家一起赚。但是这些说到底也只是理想状态,要统一数千万人的思想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除非养猪行业再没有竞争关系了才有可能,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,养猪行业已经形成竞争之势,大鱼吃小鱼的行业生态也已经形成。不过,由于农业关系牵扯到的方面太多,小养殖户在很长时间内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,政府政策这根有力的指挥棒依然发挥着异常强大的能量。